乌梢蛇鉴别
导读:乌梢蛇鉴别,乌梢蛇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我国分部比较广的一种无毒蛇品种。乌梢蛇在医用保健方面有很高的价值,乌梢蛇性甘,味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中医经常用来治疗各种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乌梢蛇鉴别
乌梢蛇和其他蛇类有一定的区别,乌梢蛇体型比较大,成年乌梢蛇体长可达到2.5米长,体重2-3斤重。乌梢蛇喜欢在农田、河沟附近出没,是为了捕捉蛙类作为自己的食物。在春季、秋季,乌梢蛇喜欢在北风向阳的山南坡出现,特别是坟头上晒太阳,有经验的捕蛇人会在这些地方寻找它们的踪迹。
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

炮制真假乌梢蛇鉴别
炮制后的蛇体多呈圆盘状,盘径13~16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细鳞。背部高耸,俗称“剑脊”。背鳞行数为偶数。头扁圆、似龟头,与颈部区分明显。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眼大但不塌陷而有光泽。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气腥,味淡。质坚硬。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地坚实为佳。
乌梢蛇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甘咸,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麻风疥癣、瘰疠恶疮等症。在市场上,有以同科黑眉锦蛇、王锦蛇、银环蛇、滑鼠蛇等十余种蛇类的干燥体冒充乌梢蛇出售,这些伪品,虽属蛇类,但从外形、性味、功效上都与乌梢蛇有别,购买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乌梢蛇鉴别
- 发布时间:2015-03-11
-
吃蛇肉的危害?吃蛇肉需要注意什么?
- 发布时间:2023-02-23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蛇生殖器图片 公蛇双生殖器您知道什么...
- 发布时间:201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