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脖游蛇
导读:红脖游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俗称红颈草花蛇,英文俗名Red-necked Keelback Snake,属游蛇科(Colubriue)游蛇亚科(Rolubrinae)游蛇属。这是香港的叫法,大陆叫紅脖頸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本地区在野外有时候能碰到.有毒勿碰!但毒性不太强。成长后脖子的红色不会淡去,一样明显.成年的也应该就一米以下的.你见到的可能是另一种游蛇,是不是这种?去年我拍的.刚看了资料,这叫花浪蛇(Natrix stolata)。
1、红脖游蛇首次发现
1992年广西医科大学发现第1例红脖游蛇咬伤中毒引起血液失凝伤口流血不止病人开始,随后至2007年共陆续发现7例被红脖游蛇咬伤引起血液失凝严重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人,其中有3例继发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红脖游蛇属游蛇科游蛇属,毒牙无沟、无管,但呈利刃状似应称之为利牙。利牙类毒蛇的毒牙着生在口角内侧上颌的后端,毒牙短,且毒腺不发达,分泌量少,咬人时很难用毒牙咬到人体,除非被咬物被深深纳入口内,否则难以触及利牙,因此,通常不易造成中毒。该蛇的毒素为血液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即可引起血液失凝,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
2、红脖游蛇临床表现
临床上见红脖游蛇咬伤病人有伤口出血难止,甚至全身出血倾向,但一般情况并不严重,很少出现循环功能不全及MODS,除非因出血不能止住,而引起出血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而致死。
血液学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普通试管里血液未能凝固;PT、APTT和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基本检测不出,3P阳性和D-二聚体增加,呈脱纤维蛋白原血症状态。毒蛇伤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液学方面的改变,但毒蛇咬伤常出现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非常典型而临床症状较轻的矛盾现象,我们称之为类DIC综合征。
虎斑,红脖和红斑渔游蛇的区分:

红脖游蛇

虎斑游蛇

红斑渔游蛇
三者分别很清楚,最容易认错的就是红斑渔游蛇和虎斑了,两只区别于虎斑的黑斑成条状,红斑渔游蛇为小方块或比虎斑小的黑色斑,且渔游蛇的腹面色白,每一腹鳞基部色黑,形成整个腹面黑白相间的横纹。
红脖游蛇视频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红脖游蛇
- 发布时间:2015-02-16
-
养孔雀需要办哪些证件?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