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 时间:2017-03-09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蛇类的各阶段根据需要饲养管理要点也不同,成年蛇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需要注意温度变化,给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就可以了,管理起来比较简单。幼蛇饲养管理比较麻烦,往往幼蛇出生不久就进入冬季,需要加温饲养,快速养殖,很多新手就在此时出现问题,环境温度控制的不适当,导致刚入冬眠的幼蛇出现死亡,因此,值得养蛇人注意。下面毒蛇网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篇蛇类饲养中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蛇的饲养管理
     
       蛇为肉食性,喜吃活体动物,如蚯蚓、蜈蚣、小型鱼类、鸟类和鼠类等。人工投给的食物多为小白鼠、大白鼠、青蛙、蟾蜍、泥鳅和鳝鱼等。每月投喂3-4次即可,主要根据蛇的种类、年龄、性别、体形大小的采食量不同而灵活掌握。每次投食后要注意观察其采食情况,从而调整下次投喂时间和数量。至于蛇的食量有多大,以尖吻蝮为例,每年 4-11月,每月每条蛇平均要供应青蛙、鼠类或蟾蜍1.5 千克以上。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蛇场必须考虑食物的来源,保证供应。蛙、鱼和雀类在来源上有明显季节性,而作为实验动物的大、小白鼠和金黄地鼠则可以做到常年供应。人工养殖蚯蚓(如大平 2号)、昆虫(如黄粉?、地鳖虫等)也可以成为丰富的食物来源。另外,在蛇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食物个体的大小和种类也有不同的要求,必须做到有计划地供应。
     
       蛇场管理应有严格的制度,如定期饲喂、投食、给水制度,防疫卫生制度,活动观察制度,产品采收、加工和保管制度等。必须科学地做好记录,认真填写生产卡片和表报,并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生产水平。

    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成蛇饲养管理
     
       在非繁殖期,蛇类应按性别群、年龄群分群饲养。这样,可减少蛇类互相咬伤或残食。有些蛇类自相残杀的现象很严重,当然与饲养管理有很密切的关系。在繁殖期内,要安排出一定的隔离区,将雌雄种蛇放在一起,专为交配组成繁殖群。种蛇在合群配种之前,应给予丰富的营养,使之保持良好配种体况。配种期内要精心管理,以减少伤亡。。配种后怀卵的雌蛇为重点管理对象,最好单独放置在蛇园的隔离区内,,供给其喜食饲料,保持环境安静,以便使卵泡有良好暇育条件。产完卵的雌蛇,有护卵习性,一般在此时期不进食,继续消耗体内营养。如果采用人工孵化,则可使雌蛇不护卵,早进食,体质可尽快恢复。
     
       蛇园内应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例如,定期对蛇园、蛇窝进行清理、检查,及时清除粪便,换土,消毒;定时修剪园中灌木、杂草;发现死蛇立即清除。

    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幼蛇饲养管理
     
       幼蛇出壳后,前 3天以吸收卵黄囊的卵黄为营养而不进食;随着日龄增长,卵黄吸收已尽,活动能力逐渐增强,便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幼蛇主动进食能力较差,:,当其开始从外界进食时,应提供丰富的人工流体饲料,如卵黄、牛奶等,并要人工诱引其开食。以后,可陆续投给蝌蚪、幼蛙、乳鼠以及各种人工组合饲料;待生长到一定时期,即可投给较大的饲料动物,如小白鼠、大白鼠、成蛙、蟾蜍等。
     
       蛻皮期是幼蛇饲养的关键阶段。幼蛇出生后的第七天或第八天,即开始第一次蜕皮,到第十三天时蛻第二次皮。蜕皮时,蛇不食不动,易遭敌害侵扰。刚刚蛻完皮的幼蛇皮肤易感染病菌,必须精心护理。有的养蛇场将脱皮前的幼蛇,称为第一生长期;第一次蜕皮后到第二次蛻皮前称为第二生长期,第二次蜕皮后、称为第’三生长期。有的养蛇场则以冬眠次数来划分生长期。应根据蛇的不同生长期,对食物种类和大小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投食。

    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冬越冬休眠期的饲养管理
     
       每年冬季,蛇要进入休眠期,称为“冬眠”。不同纬度区,不同种类的蛇,冬眠期的长短及入蛰、出蛰时间各不相同。蛇的安全越冬是人工养蛇的又一个关键问题,大体上分为冬眠前期、冬眠期和冬眠后期3个阶段。具备良好的越冬体况是蛇类安全越冬的先决条件。冬眠前的1个多月,应供给充足多样的食物,使蛇增加肥满度,提高抗寒、抗病的能力;越冬的蛇窝要建在向阳、通风、利于排水之处,要根据各地区冬季冻土层的厚度来安排蛇窝的保温土层厚度,使蛇窝内温度保持在5一10℃,相对湿度保持在50一  90%之间。冬眠期内要定期检查.蛇窝,消灭老鼠、蝎子等敌害,但要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类的干扰。
     
       —冬眠后的蛇类,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容易患病,是养蛇.  场每年蛇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这时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应加强春季防疫卫生工作,注意早春防寒,对病弱蛇进行人工护理,给予良好的食物,促使越冬后的蛇类进食,使体质尽快复状。

    经济蛇类各阶段日常饲养管理
     
    种蛇培育
     
       对于定型的人工养蛇场,种蛇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繁殖成活率、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生产指标的提高,并涉及到对蛇的逐代驯‘养研究。首先要对参配的雌、雄蛇进行严格选择。要有体型大、无伤残、无疾病、体质健壮、食欲正常,特别是发情交配行为正常的种蛇,才能保证产生良好的后代。在孵化前,对种卵也要选择,要求卵形大、壳色正常、无破损又新鲜。幼蛇的生长发育情况也是种.乞.蛇培育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性能。个体泌毒的质量和数量,是以生产蛇毒为目的的养蛇工作最突出的培育指标,对全身入药的蛇类则以体型大小、色泽与花纹等为重要,指标。养蛇场每年要逐代地从蛇群中选择优良个体 留作种蛇。对挑选出的种蛇要给予优厚的饲养管理条件,并施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逐代驯化工作,使蛇场逐步建立起 良种核心群。
     
       在人工养殖经济蛇类的工作中,各地正在研究通过人工方法打破自然休眠,以延长蛇的生长期,缩短人工养殖商品蛇的时间和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北方冬眠的蝮蛇,当人工蒋气温提高到 5℃以上时即可解除冬眠,控制温度即可人工打破冬眠,人工不仅能解除蛇的冬眠,也可以推迟其入蛰,延长幼蛇的生长发育时期,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并可增加蛇毒产量。另外,对蛇的密集饲养也已开始研究。例如,采用多层密集箱养,在人工控制温、湿度,供给充分的优质饲料的条件下,可明显地提高蝮蛇生产效益。
     
       蛇箱养蛇既可用于试验研究的暂养,又可用于蛇园。蛇箱大小可根据养蛇目的、任务,根据每箱养蛇数量、蛇体大小而定。既可用砖砌、水泥制的固定性蛇箱,也可用木制的移动式蛇箱。1立方米的容积可容纳1 米长的4-5 条。一般在1个蛇箱内只能养同种、体形大小相近的蛇,以免相互咬伤。蛇箱内壁要光滑,籍顶要有透气孔,并用铁窗纱封住;要安装推拉门;箱底中央要设置 1个固定的木桩,供蛇蛻皮时用;并在箱底铺1 层 5厘米左右厚度的细沙,冬季在沙上再铺约10厘米厚的稻草;箱角放置 l 水盆供蛇饮水,并兼有调节温湿度的作用。蛇在箱内活动范围小,便于观察蛇的生活习性和测定其生理常数,也可用来产卵、孵化,集中饲养幼蛇,以至让蛇在箱内越冬。但是,由于活动范围小,不利于蛇的生长发育,幼蛇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还应放到蛇园饲养。所以,利用蛇箱与蛇园相互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蛇的繁殖成活率。
     
       使蛇采食全价营养的合成颗粒饲料,是人工养蛇的另一重要问题。蛇类的眼睛对活动的物体易于发现,为了诱导蛇采食,可以采用震动的饲料台,或在颗粒饲料间放入几条泥鳅等活体小杂鱼,以带动饲料移动,也可以加入特别的引诱剂从气味上来引诱蛇取食。据报道,国,外研制出一种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一定比例的无机盐、维生素等制成的饲料香肠,伴以气味诱引,可以成功地促使蛇类采食。现在,我国各地养蛇场也都在研究人工组合饲料,如用鱼粉、蛹粉、。蚯蚓肉、麦麸搭配葡萄糖、蛋白胨、盐类等制成颗粒饲料喂蛇。只有采用人工颗粒饲料,才能达到养蛇生产的机械化、科学化,集约化。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