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的种类和作用

  • 时间:2015-06-07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蛇毒】的种类和作用,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内产生的。毒腺位于头部的两侧口角的上方,完全被头部的皮肤包围着,从外部看不见。毒蛇的毒腺祖当于其他动物的唾液腺,如哺乳动物的耳下腺。毒腺实为变态的腺体,里面装满毒液;;其大小及形状随毒蛇的种而异,一般不超过其头长。但有些蛇的毒腺非常长大,,甚至可以扩张到腹腔内。例如,,亚洲一种眼镜蛇科蛇的毒腺能伸进腹部,长达体长的1/3;又如非洲产的一种夜行性绿蝰蛇,其毒腺进至躯干部,大约为体长的1/4。在形状上竹叶青及蝮蛇的毒腺呈扁平的半月形,眼镜蛇类的毒腺肥厚为椎状体等。毒腺为强韧的白色结缔组织,被肌肉包围。毒液1次流完以后,大约需10天至1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等量的毒液。蛇类耐饥能力很强,1次捕食后可以长期不进食而能够维持生命。毒-液对毒蛇本身是有助于消化的物质。


    【蛇毒】的种类和作用

     
           蛇的毒液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如果用手术方法将1 条毒蛇的毒液取出来放在瓶子里,则可以看到毒液是浑浊的液体,经过离心方法将一些小颗粒或细胞的碎片清除后,一般呈黄色或略带绿色。但是不同的毒蛇的毒液颜色是不同的。例如,眼镜蛇的毒液是浅黄色,大眼镜蛇及金环蛇的毒液是金黄色,银环蛇的毒液是浑浊牛奶色,蝰蛇及蝮蛇的毒液是橙黄色,而竹叶青的毒液却是绿色的。所有毒蛇的毒液都具有粘稠性,呈弱酸性反应;大多数毒液无味,但眼镜蛇的毒液有苦味。毒液的比重为1。04-1.1,其中含水量50~70%,固体物约占309《。而固体物主要由蛋白质和各种重要的酶组成,其中包含有白蛋白和球蛋白,还有蛋白酶、蛋白胨、粘蛋白和粘蛋白状的物质,及其他酶、脂肪、细胞碎屑和某些无机盐等。新鲜的毒液具有挥发性,干燥后仍然有挥发性。新鲜的毒液如与光线或空气直接接触后,很快失去其毒性;高温同样会破坏其毒性,在100℃以上高温,毒性便完全破坏。但如果将浓缩的毒液混入等量的甘油中,则可长期保存。如将毒液干燥后装在密封的容器里,在低温环境中保存50 年之久,其毒性不变。
     
          毒蛇的毒液可使多数有感受性的动物中毒,但对毒蛇本身并无感受性。其毒液对各种动物的感受性也因种类而异,通常对鱼类、两栖类及鸟类感受性高,对哺乳类如鼠、兔及人等也有高度的感受性;但对有些种类动物无感受性,像对刺猬、猪、獴、象等动物,所以它们都是毒蛇的天敌,而马及驴也对蛇毒有一定的抵抗力。除眼镜蛇的毒液外,在人类的消化道没有破伤的情况下也无感受性。有感受性的动物被毒蛇咬伤后,毒液经皮下组织进入微血管或淋巴系统,然后进入静脉系统回到心脏,瞬间就会起反应,出现中毒症状。通常毒液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然后破坏血液和其他组织,造成中毒以至死亡。但毒液进入消化系统是不会引起中毒的。
     
           蛇毒中含有的毒素成分,曾用哺乳动物兔、鼠等做实验或对中蛇毒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通常含有几种毒素,但主要是由神经性毒素及出血性毒素组成。蛇毒所含毒素及其对人或动物生理上的作用如下:
     
          1、神经性毒素:主要作用于人或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作用于延脑的呼吸中枢,可使被咬者呼吸减弱甚至停止,对脊神经及脊神经节细胞有麻痹作用。
     
         2、出血性毒素:主要破坏血管的内壁内皮细胞,因而造成血细胞和血浆向外渗出。
     
         3、凝血性毒素:使血管内的血液产生凝集现象;引起血栓,阻碍血管内的血液畅通循环。
     
          4、溶血性毒素:使血管内的血细胞受到破坏、溶解。
     
          5、细胞性毒素:使白细胞及其他组织的细胞受到破坏。
     
          6、抗凝血性毒素:主要破坏纤维蛋白元,阻滞血液的凝结,往往使伤者流血不止。
     
          7、破坏各种消化酶的毒素:如产生蛋白分解酶,抗胆碱酯酶等、破坏人体 內各种消化酶。
     
          8、产生抗杀菌物质的毒紊:使病者容易感染其他病菌,因而可并发其他疾病。但每种毒蛇的蛇毒,含的毒素不一。后沟牙类及前沟牙类。的毒蛇主要含神经,陞毒素,如眼镜蛇约含神经性毒素s09《及抗凝血性毒素;管牙类的毒蛇主要含有出血性毒素及凝血性毒素(两者约占70%)和细胞性毒素。由于各种毒蛇所含毒素不同,对人体的反应亦不同。—般被蝰蛇科及蝮蛇科的毒蛇咬后感觉最痛,兼有皮下出血;眼镜蛇科的毒蛇咬后不及前者痛,但伤口往往发肿发黑;海蛇科的毒蛇咬后则不痛不痒,亦不发肿。以构成症状的快慢而言(在毒蛇排毒量和咬伤人畜的部位等同样的条件下),被蝰蛇科与蝮蛇科的毒蛇咬伤后发痛最怏,眼镜蛇科次之,海蛇科最慢。

    【蛇毒】的种类和作用

     
          蛇毒有什么作用?
     
        蛇毒-蛇毒作用蛇毒的治癌作用: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各国科学家正在将蛇毒的研究作为功克这一保垒的新领域.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试图从辽宁大连蛇岛产的蝮蛇毒中找到能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成分,开展了蛇岛蝮蛇的原毒与分离毒对比抑制肿瘤试验,9个不同浓度的蛇毒对小鼠肉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有的高达87.1%.
     
      蛇毒的抗凝作用:中国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中国五步蛇毒中提取研制的”去纤酶”于1981年通过技术鉴定,用于治疗血管血栓病333例,其中脑血栓242例,有效率86.4%.中国医科大学与沈阳药学院协作研制的蝮蛇抗酸酶,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研制出蛇毒抗酸酶,能降血脂,扩张血管,减少血中血栓素含量,增加前列环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是理想的抗凝溶栓制剂。
     
      蛇毒的止血作用:日本利用从蝰蛇中提到的一种促凝成分,应用于临床外科,内科,五官科,妇产科等多种出血性疾病.该药名叫"爬虫酶注射剂".
     
      制备抗蛇毒血清:中国抗蛇毒血清的研制始于30年代,解放后上海生物制品所与浙江医科大学蛇研组,浙江中医研究所,广州医学院共同协作,先后制成功了精制抗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睛蛇毒血清.
     
      蛇毒的镇痛作用:1976年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从眼睛蛇毒中研制成功”克痛灵”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取得独特的镇痛效果,曹宜生研制的”复方克痛宁”在治疗神经性疼痛,癌痛和戒毒方面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由于蛇毒镇痛剂有更高的镇痛活性,且无成瘾性,临床用于代替吗啡治疗癌症晚期的疼痛。

           您想了解更多的蛇毒知识吗?点击查看>>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