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蛇口救人再提升、推动定点医院从2家增加到每区1家!

  • 时间:2023-09-01
  • 浏览:0
  • 来源:广州日报
  •    导读:广东是毒蛇分布特别广,绝佳繁衍栖息的大省,全省四季均可以看到蛇类活动,及时是冬季天暖也有毒蛇出没,这对当地老百姓造成危害比较大。需要全面来推动毒蛇咬伤防治工作。近日,广州蛇口救人再提升、推动定点医院从2家增加到每区1家!我们来看看。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3年09月01日 

       文/魏丽娜

       通讯员周静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蛇伤定点救治医院建设情况

    1

       新闻详情:

       岭南地区冬暖夏长、温润多雨,利虫蛇类生长,是全国毒蛇咬伤的高发区。为应对“蛇出没”,提升蛇伤救治能力,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广州市优化蛇伤定点救治医院布局,从两家蛇伤救治医院增至每区一家定点医院。一年来,全市已救治蛇伤患者497人,特别是远郊区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近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实地走访11个区的定点医院,持续跟踪监督蛇伤救治医院建设情况。“为蛇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全力守护广州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生动案例。”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执法检查发现问题

       推动定点医院从2家增加到每区1家

      “广州现在蛇扰民、蛇伤人事件多吗?”“多少年做一次蛇类资源本底调查,蛇的种群数量有没有增加?”“公园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蛇类防范工作做得怎样?”“全市现在有多少家蛇伤救治医院?”……

       2022年8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前往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开展野生动物“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时,提出了上述问题。

       检查组了解到,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市民感知我市蛇类种群数量特别是城区内的蛇类有所增加,时常出没在公园、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由于小区附近绿化较好、植被茂盛,最近发现大蛇出没,业主有些担心。”家住花都区的刘小姐说。

       当得知全市只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家蛇伤定点救治医院,个别区曾因患者送治不及时出现蛇伤致死致残情况时,代表们不由眉头紧锁、忧从中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件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代表们感同身受、记在心头。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和推动下,2022年9月,市卫健委决定在现有两家定点医院基础上,在全市11个区每区指定一家定点医院,蛇伤救治医院布局得到科学优化和全面完善,住在远郊区的群众也能就近及时救治。

       跟踪救治体系建设

       一年来救治497人 蛇伤零死亡零致残

       毒蛇咬伤致死、致残率高。每一个成功救治生命的背后都考验着定点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2022年下半年,番禺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被剧毒银环蛇咬伤的重症患者杨某,入院时已全身麻木、呼吸费力,情况危急。该院立即开启抢救绿色通道,采用注射抗蛇毒血清、气道管理、血液灌流等治疗,由于抢救及时,杨某3天后病情平稳,1个星期后痊愈出院。

       “院里非常重视蛇伤救治能力建设,抗蛇毒血清配备齐全,急危重患者抢救经验丰富,并且24小时安排医护值班,遇到这类患者就能及时开展抢救。”该院急诊科主任梁兴民告诉记者。

       今年7-8月,正值执法检查开展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23人次开展“回头看”。

       “各区蛇伤定点救治医院蛇伤救治水平怎样,专业救治队伍培训和建设情况如何?抗蛇毒血清等应急物品是否储备充足,救治蛇伤患者成效如何”……刘绍平、成太辉、陈茵明等代表到11家定点医院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

       据了解,市、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定点医院建设工作,多次组织专家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加强应急演练,提升蛇伤救治专业水平。

       11家蛇伤定点救治医院,特别是9家新增定点医院高度重视基层蛇伤救治能力建设,均建立了急诊科接诊收治、各专科配合的治疗机制,配足专业救治人员和抗蛇毒血清等应急物品,切实维护伤者生命安全。

       同时,定点医院互相交流蛇伤救治经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其他医院提供培训指导,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与荔湾区中心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协同提高中毒救治专科服务能力。

       通过人大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自2022年9月全市建立定点医院以来,共救治患者497人,实现蛇伤零死亡、零致残。其中,从化、增城就有230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推动完善防护体系

       加强蛇类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

       广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蛇伤全年发生,每年5-9月进入高发期。

       今年6月,增城区派潭镇的陈伯在山上劳作时不慎被眼镜蛇咬伤。在村卫生院的指引下,就近到蛇伤定点救治医院治疗,当时右手食指已有部分组织发黑,面临截肢风险。该院立即给陈伯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并迅速组织急诊科、骨科专家会诊治疗,陈伯1周后康复出院,手指功能正常。

       “若在户外不慎被竹叶青、眼镜蛇、蝮蛇等毒蛇咬伤后,黄金救治时间是4小时以内,一定要及时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蛇伤专家梁子敬表示。

       为从源头减少蛇扰民等群众关切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社会安全防护体系,切实提升蛇类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检查组特别要求依职责做好公园景区、居民小区、学校等人员集中区域及户外作业人员蛇类防范工作,提供蛇类防范与蛇伤救治指引。”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中,市林业园林局等部门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宣传,进校园、进公园、进社区、进农村,向群众普及蛇类防范知识和救治方法,增设警示标识牌,提高市民防蛇意识。邀请专家组织蛇类防范、蛇伤救治等业务培训,提高防治技能。

       林业、公安、应急等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等方式,组建应急队伍,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及时处置蛇类入户扰民等事件。

       人大选题、代表出题、政府答题、群众评题,办好“民生事”,优化全市蛇伤定点救治医院布局;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跟踪监督,打好“组合拳”,提升蛇类防范意识和基层蛇伤救治能力。

       代表专家建言献策

       加强定点医院宣传和蛇伤科普

       在调研过程中,也有人大代表发现,有患者不知道本地有定点医院、舍近求远就医,或缺乏应对蛇伤的科学知识等问题。

       姜瀚原代表提出,进一步加强对蛇伤定点救治医院的宣传力度,便于群众知晓求医。胡志仪代表建议,充分发挥蛇伤定点救治医院的作用,完善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提高救治成功率。

       “建议推动院际之间蛇伤临床救治经验交流,不断完善救治流程及制度,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蛇伤救治水平。”曾武清代表说。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有蛇伤患者受伤后自行寻找蛇医治疗,从而耽误救治时机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诗怡等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科学应对、正确处置蛇伤的科普宣传,提升群众科学自救的知识和能力,“被蛇咬伤后要及时到定点医院治疗,避免延误伤情造成不良后果”。

       回顾一年来广州蛇伤救治能力的提升过程,从人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到代表提出建议,从督促落实定点医院到跟踪救治工作成效,形成了一个全过程的监督闭环,体现了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市、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蛇类防范工作,各区定点救治医院继续提升蛇伤救治水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体现人大作为,用心用情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标题:蛇口救人再提升


    作者:魏丽娜(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641687017@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