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纲 - 长鼻目品种

  • 时间:2020-12-25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纲 - 长鼻目品种,长鼻目(学名Proboscidea) 是哺乳动物一个目,只包含一个现存生物的科,象科,即大象。在冰川期有很多现已灭绝的物种, 包括与大象相似的猛犸(长毛象)、乳齿象、恐象、铲齿象、板齿象. 已知的最早的长鼻目动物是Pilgrimella,接下来是始祖象。
       2020年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19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纲 - 长鼻目品种

    一、长鼻目 PROBOSCIDEA

       1、象科 Elephantidae
       保护级别低于二级;
       象科Elephantidae是长鼻目现存的唯一代表,仅包括非洲象属Loxodonta africana、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和侏儒象。非洲象分布比较广泛,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在草原、森林甚至山区和半荒漠均能见到,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改造能力,是非洲原野上最具影响力的动物之一。非洲象耳朵较大,象牙长,雌雄均有外露的象牙,鼻尖有两个突起,躯干的最高点在肩上。
       由于非洲象生存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体型彼此有一定的差异,有人将森林中的类型单分出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典型的非洲象体型大,是陆地上现存体型最大的动物,象牙长而向前伸出,森林象体型小,象牙短而向下。过去在非洲森林中还发现过体型更小的倭象,认为是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亚洲象耳朵比较小,大约只有非洲象的1/3,只有雄性有外露的象牙,且象牙较短,鼻尖有一个突起,头大且头顶有两个隆起,躯干的最高点在背上。亚洲象分布狭窄,现生活于南亚和东南亚的雨林和季雨林中,数量比较少,在我国仅见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仅有数百头。
       2、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Ⅰ
       保护级别一级;
       亚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野生象现已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役象很多。中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纲 - 长鼻目品种

    二、长鼻目中国分布

       中国的剑齿象在上新世初期已经出现,到更新世中期仍广泛分布。迄今已经发现8种,包括著名的山西榆社早上新世的桑氏剑齿象,广西柳城早更新世的前东方剑齿象,长江以南各省中更新世的东方剑齿象,以及甘肃合水县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的黄河古象等。
       长鼻目动物栖息于森林、大草原以及河谷等地带。均喜欢集群生活。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现仅存有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na)、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3种。
       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非洲象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灌木丛地带,非洲森林象主要分布于非洲中西部的热带雨林。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641687017@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