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蟒】资料品种简介
导读:【安哥拉蟒】资料品种简介,安哥拉蟒拉丁学名Python anchietae;是蟒蛇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纳米比亚北部等地。安哥拉蟒主要分布于非洲,包括安哥拉南部及纳米比亚北部地区。其标准产地为安哥拉的“Catumbella"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是一种与球蟒有着密切联系的罕有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成年的安哥拉蟒最长能达180厘米,身体颜色主要以红色及棕色作基调,表皮上有为数颇多的白色小圆点斑纹。腹部位置呈黄色,是一种无论在野外还是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均十分罕见的蟒蛇。
中文学名 安哥拉蟒
二名法 Python anchietae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Boidae蚺科
种 安哥拉蟒
命名人、时间 Bocage, 1887 IUCN
保护级别 LC
安哥拉蟒简介:
安哥拉蟒(学名:Python anchietae)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主要分布于安哥拉及纳米比亚,是一种与球蟒有着密切联系的罕有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体长为130—180厘米,身体背面主要为褐色或红褐色。有白色的不规则斑纹和斑点,外围是暗褐色或黑色,腹面为黄色。
成年安哥拉蟒最长能达180厘米,身体颜色主要以红色及棕色作基调,表皮上有为数颇多的白色小圆点斑纹。腹部位置呈黄色,是一种无论在野外还是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均十分罕见的蟒蛇.
安哥拉蟒形态特征:
体长为130~180公分,通常约150公分,身体背面主要为褐色或红褐色。有白色的不规则斑纹和斑点,外围是暗褐色或黑色,腹面为黄色。
分布于非洲西南部安哥拉,内米比亚北部等地,栖息于草原,平原,灌丛旷野和岩石裸露的地带,白天活动,平时喜欢隐藏在岩石缝隙或洞穴中,以鸟,鼠等为食,卵生,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大约为60—70天,幼体出壳时体长43—50厘米。是一种无毒蟒蛇,和球蟒是近亲。
安哥拉蟒生态习性:
通常於白天活动,平时喜欢躲藏在岩石石缝隙或洞穴中,以鸟类与齧齿类动物等为食,卵生,每次产卵4~13枚 ,孵化期大约为60~70天,刚孵化的幼体体长约43~50公分。人工饲养时的温度约在摄氏26~28℃,加热点保持在摄氏32℃即可,一般来说,与球蟒饲养方式并无异。
安哥拉蟒在台湾玩蟒爱好者眼中一直是既梦幻又遥不可及的蟒种,在外观上,它有球蟒的基本体型,却有完全不同的斑纹;在非洲产 Python 属中,安哥拉蟒是最难以取得的蟒蛇品种 ,其原产地因为战乱关系,周围分布著数万枚地雷,又有重兵巡逻,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这些区域。 当然,还是有很多为了赚钱而不顾性命的人进入该地,所以安哥拉蟒在世界各地还是有少量流出,至少在日本与美国就已经有算是不少的人工繁殖个体贩卖。不过,碍於法令与种公母来源关系 ,台湾想要合法目睹这种梦幻蟒蛇,还是难上加难。
安哥拉蟒保育状态:
安哥拉蟒时下被列为华盛顿公约 CITES II 级保育类动物。虽 然如此,因为其原本多数的种公母个体来源已不是合法 ,因此时下根本没有办法开立 CITES 证明与合法办理出口。
安哥拉蟒分布:
分布于非洲西南部安哥拉,纳米比亚北部等地,栖息于草原,平原,灌丛旷野和岩石裸露的地带,白天活动,平时喜欢隐藏在岩石缝隙或洞穴中,以鸟,鼠等为食,卵生,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大约为60—70天,幼体出壳时体长43—50厘米。
安哥拉蟒图片:





安哥拉蟒视频: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亚玛逊树蟒】亚玛逊树蟒资料图片、品...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毒蛇和无毒蛇可以杂交吗?
- 发布时间:2022-11-15
-
孔雀可以个人家养吗?私人能养殖孔雀吗...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