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鳞蛇】资料品种简介
导读:【瘰鳞蛇】资料品种简介,瘰鳞蛇(学名:Acrochordus granulatus)又名疣鳞蛇,是蛇亚目瘰鳞蛇科下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以及所罗门群岛一带。瘰鳞蛇是一个完全生活于水中的蛇种,暂时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中文学名:瘰鳞蛇
中文别名:疣鳞蛇
英文名:Marine file snake
二名法:Acrochordus granul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目:有鳞目(Squamata)
亚目:蛇亚目(Serpentes)
科:瘰鳞蛇科(Acrochordidae)
属:瘰鳞蛇属(本科有一属三种)
种:瘰鳞蛇
分布:印度
1、瘰鳞蛇形态特征:
全长雌性1000mm,尾长占1/10。头部灰黑色,体尾背面灰白色,具黑色环纹或黑横斑。头较小,与颈区分不明显。头背被覆瘰粒状小鳞,吻背者略大;鼻孔位于吻背,开口向上,圆形,围以环形鼻鳞;眼小,位于头背侧,两眼间一横排有鳞8~11枚,瞳孔直立椭圆形。体粗壮而略侧扁,后段尤侧扁;通体皮肤松弛,覆以细小的瘰粒状鳞,环体中段一周有鳞约100枚;没有较大的腹鳞,沿腹面中央的皮肤形成一褶襞,覆以极小的棘鳞。尾短而侧扁。我国仅在海南省三亚沿海捕获过1条。国外广泛 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及所罗门群岛。生活于大陆或海岛沿岸河口地带,以鱼为食。在有的地方数量极多,常成群集队,渔民捕鱼时常被捕入网中。卵胎生,每次产仔蛇6~8条,初生仔蛇全长约220mm。
象鼻蛇瘰鳞蛇的腹部没有宽阔的鳞片,而且双眼长得接近顶部(身背),故此所有瘰鳞蛇都是水行性的。它们最为人注意的特色是其鳞片,瘰鳞蛇的表皮质感松弛,比起同体型的蛇类而言显得过份地硕大;而且它们的鳞片并不是逐片相互重叠的,反而是像金字塔一般以锥状堆积。瘰鳞蛇擅长伏击猎食,它们会潜藏在河床、溪涧中,等待鱼类游近,再以身体突击地把对方卷起来。它们的鳞片相当粗糙,因此能稳稳抓着滑溜的鱼类(注:和蟒类缠绕猎物不同,瘰鳞蛇并非是把它们缠死,而是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成年的瘰鳞蛇身长约在60厘米至2.5米之间。
2、瘰鳞蛇地理分布:
瘰鳞蛇的主要分布地,西起自印度及斯里兰卡,以至东南亚热带地域、菲律宾一带;南至印尼、马来西亚、帝汶;东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岸、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及所罗门群岛一带。
3、瘰鳞蛇商业用途:
瘰鳞蛇的粗糙蛇皮经常被用作制造皮包、手提袋及皮革制品的材料,因此迅速面临濒危处境。很多养有瘰鳞蛇的国家动物园及爬虫类专家,都想尽办法希望能保育它们,但被捕获的瘰鳞蛇大都在抗拒被喂饲或皮肤受感染的情况之下难以存活。
4、瘰鳞蛇生活习性:
生活于大陆或海岛沿岸河口地带。在有的地方数量极多,常成群集队,渔民捕鱼时常被捕入网中。
卵胎生,每次产仔蛇6-8条,初生仔蛇全长约220mm。
5、瘰鳞蛇饮食习惯:
瘰鳞蛇主要进食鱼类。根据希恩(Shine,1991)的瘰鳞蛇研究,指半数的瘰鳞蛇胃部里曾发现过彩虹鱼、鲈鱼等鱼类,偶尔也会进食鳗鱼,而暂时仍未有发现瘰鳞蛇进食两栖动物的证据。它们粗糙的皮肤主要用途是为了抵御水压,便于在海底猎食。雌性瘰鳞蛇主要以伏击的形式捕食猎物,相对地雄性瘰鳞蛇则会比较主动地搜掠猎物。
6、瘰鳞蛇有毒吗?
瘰鳞蛇是属于瘰鳞蛇科、瘰鳞蛇属的一种蛇类,是属于无毒蛇品种,皮可以做鼓。
7、瘰鳞蛇图片:





8、瘰鳞蛇视频: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亚玛逊树蟒】亚玛逊树蟒资料图片、品...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毒蛇和无毒蛇可以杂交吗?
- 发布时间:2022-11-15
-
养孔雀需要办哪些证件?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