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盲蛇】资料品种简介

  • 时间:2015-12-14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大盲蛇】资料品种简介,大盲蛇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省(金沙江一带)、海南省(尖峰岭)一直无毒蛇,它们是盲蛇科的一种蛇类,喜欢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下生活,害怕阳光是这类蛇的特点。大家也习惯叫它们两头蛇,因为这种蛇头尾不仔细看都差不多。
     
         中文学名 大盲蛇 
         拉丁学名 Typhlops diardi schlegel 
         别    称 两头蛇、棒棒蛇 
         界   科盲蛇科(Typhlopidae) 
         分布区域 高屏地区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亚纲:双孔亚纲(Diapsida)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
         目:有鳞目(Squamata)
         亚目:蛇亚目(Serpentes)
         科:盲蛇科(Typhlopidae)
         属:盲蛇属 Typhlops
         种:大盲蛇 T. diardii
         分布: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印半岛北纬16°以北的地方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
     
         1、大盲蛇基本资料:
     
         保护等级:“三有”名录
         栖息地: 阔叶林、混生林、草原、垦地
         台湾分布:仅于高屏地区有发现纪录。
         食性: 蚂蚁、或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国分布:云南省(金沙江一带)、海南省(尖峰岭)
         国外分布:尼泊尔,印度(阿萨姆),孟加拉,缅甸到印度支那,南经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蘇门答腊,婆罗洲),新几内亚。
     
         2、大盲蛇形态特征:
     
         该种是盲蛇属中较大个体,与一般盲蛇的外形相似,但体长可达27—29公分,眼睛退化,但较盲蛇明显。体背呈深褐色,向身体两侧逐渐变淡;尾短且尾端缩成角质化尖刺状。背面浅棕色或棕黑色,向体侧渐淡;腹面棕灰色、浅黄色或灰褐色 ;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吻鳞宽大。
     
         3、大盲蛇生活习性:
     
         大盲蛇可能生活于森林底层环境,常隐藏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亦可见于石下,朽木中。营穴居生活,夜间活动,以蚯蚓、白蚁等昆虫为食。大雨过后时地表活动频繁,卵生,每窝产卵4—14,曾在一条大盲蛇体内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
     
         4、大盲蛇保护动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该物种数量极稀少,自1922年以后没有发现记录。
     
         5、大盲蛇分布:
     
         大盲蛇可能生活于森林底层环境,截至目前只有3个标本,在高雄与屏东所发现的,是台湾特有种。
     
         目前面临的极大问题:极稀少,自1922年以后没有发现记录。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6、孕妇梦见一条大盲蛇还有一群小蛇都死了?
     
         梦见蛇是有事缠身,小蛇代表小事,大蛇代表大事。一群小蛇也就是说有一些小事要你处理,处理好了大事就没了,小事没处理好大事就来了。
     
         7、大盲蛇图片:

    大盲蛇

    大盲蛇

    大盲蛇

    大盲蛇

    大盲蛇
     
         8、大盲蛇视频: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