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竹叶青蛇】资料品种简介

  • 时间:2015-12-11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福建竹叶青蛇】资料品种简介,福建竹叶青蛇(Chinese green pit-viper),俗名竹叶青蛇,刁竹青,小青蛇等,是蝮亚科的1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
     
          中文学名 福建竹叶青蛇 
          拉丁学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别    称 竹叶青蛇,刁竹青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蝰科 
          属 竹叶青属 
          种 福建竹叶青
     
          1、福建竹叶青蛇基本信息:
     
          中 文 名:福建竹叶青蛇
          俗名别名:竹叶青蛇,刁竹青,小青蛇,小青虫,白线连,金线连,红线连,红眼睛,青竹蛇,青竹标,青竹彪,青竹丝,赤尾青竹丝,焦尾巴,焦尾青蛇,蓝蛇,绿牙蛇
          英 文 名:Chinese green pit-viper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台湾、云南、浙江等省区。国外尚无报道。
          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1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
     
         2、福建竹叶青蛇品种特性:
     
         习 性:发现于山区溪流边草丛中、灌木上、岩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田埂草丛中。常在树林或竹林间活动。尾具缠绕性。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傍晚也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
          体形特征:上颚具有管牙,有颊窝的毒蛇。体型中等。成体雄性约70cm,雌性约83cm, 尾长占全长的1/5左右。头三角形,吻棱明显,躯干细长。尾较长,具缠绕性。背面通身绿色,尾背及尾尖焦红色,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淡黄(雌性)或红白各半(雄性)的纵线纹;腹面色稍浅淡。头背绿色,上唇色稍浅。眼橘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蛙、蝌蚪、鼠等。
          食欲: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但也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方式:繁殖方式为卵胎生。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多在年初繁殖,5月产仔。
          生存状况:较常见。
     
         3、福建竹叶青蛇毒性:
     
         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竹叶青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竹叶青蛇的消化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竹叶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竹叶青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竹叶青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
     
         竹叶青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竹叶青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竹叶青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竹叶青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称“火毒”。
     
         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4、福建竹叶青蛇其他信息: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台湾、云南、浙江等省区。国外尚无报道。
     
         繁殖方式 卵胎生。
     
         习 性 发现于山区溪流边草丛中、灌木上、岩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田埂草丛中。常在树林或竹林间活动。尾具缠绕性。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傍晚也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
     
          体形特征 上颚具有管牙,有颊窝的毒蛇。体型中等。成体雄性约70cm,雌性约83cm,尾长占全长的1/5左右。头三角形,吻棱明显,躯干细长。尾较长,具缠绕性。背面通身绿色,尾背及尾尖焦红色,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淡黄(雌性)或红白各半(雄性)的纵线纹;腹面色稍浅淡。头背绿色,上唇色稍浅。眼橘红色。
     
          食 性 蛙、蝌蚪、蜥蜴、鸟、鼠等。
     
          5、福建竹叶青蛇图片:

    福建竹叶青蛇

    福建竹叶青蛇

    福建竹叶青蛇

    福建竹叶青蛇

    福建竹叶青蛇
     
          6、福建竹叶青蛇视频: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