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蝰蛇】资料品种简介

  • 时间:2015-12-08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草原蝰蛇】资料品种简介,俗名: 金钱豹, 百步金钱豹, 金钱斑, 古钱窗 。头部背面鳞片光滑。背部灰褐色,背脊正中有一行黑褐色锯齿状纵纹,体侧有暗褐色斑点缀成的纵纹2~3行。生活在草原、疏林和芦苇丛,也见于海拔3000m的山区。吃蝗虫(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和蜥蜴。卵胎生,产1~6条仔蛇,最多可产7条。分布于新疆,是当地的主要毒蛇。
     
          中文学名 草原蝰 
          别    称 金钱豹、百步金钱豹,金钱斑,古钱窗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无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目 蛇形目 
          亚    目 蛇亚目 
          科 蝰蛇科 
          属 蝰属 
          种 草原蝰 
          分布区域 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泰国等地 
          物种命名人 Shaw et Nodder 
          命名年代 1797年 
          模式产地 印度
     
          1、草原蝰蛇形态特征:
     
          草原蝰(Vipera ursini renardi)是一种管牙类毒蛇。吻略窄;鼻孔较小,位于鼻鳞下半部。背鳞最外行平滑或弱起棱,余均起棱。背面灰褐色,背脊正中有一行黑褐色的锯齿状纵纹;腹面黑褐,散以小白点或黑色小圆点。
     
          2、草原蝰蛇生活习性:
     
          生 境:栖息于草原、稀疏树林、芦苇丛中。
          体 型:全长雄性398mm,雌性322mm。
          食 性:春季捕食蜥蜴,夏季吞食蝗虫和蚱蜢。
          习 性:气候炎热时,中午多隐伏于洞穴中,冬眠苏醒后,在地表晒太阳。
          繁 殖:卵胎生,每产1-4仔,多者17仔。
     
          3、草原蝰蛇栖息环境:
     
          生境: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开阔的田野。海拔上限:2100。
          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洞穴或石缝中。夏季炎热时则于10时前16时后活动频繁,受惊时可“呼呼”发声;阴天白天亦活动。春季食蜥蜴,夏季食蝗虫,亦食鼠、蜂或蜘蛛。幼蛇食蜥蜴。每年3月末4月初出蛰,10月末或11月初入蛰,大多集于黄鼠洞或其他缝隙中越冬。卵胎生,8月产仔,每次产1~6仔,最多达17仔。
     
          4、草原蝰蛇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福建(诏安、 泉州、惠安、仙游、南安)、台湾(花莲、瑞穗、台东、高雄、恒春、 成功、屏东、 台北)、广东(韶关、广州)、广西(南宁)。广泛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草原区,其中,在山前冲积扇荒漠草原或前山带下部的山地草原中数量较高。
    国外分布: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
     
          5、草原蝰蛇保护级别: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近危 NT 几近符合易危 VU A2ad+3d
          依据标准:人类过度捕杀;
     
          6、草原蝰亚种介绍:
     
          草原蝰指名亚种(V.r. ursinii):模式产地: Mountains of Abruzzo, Near Province of Ascoli, 意大利。生境:生活于草原、稀疏树林、芦苇丛, 也见于山区。定名人: (Bonaparte) 年代:1835。国内分布:新疆(伊犁地区)
          草原蝰东方亚种(V.r. renardi): 生境:生活于草原、稀疏树林、芦苇丛, 也见于山区。定名人:(Christoph)年代:1861。国内分布:新疆(阿勒泰, 塔城)。
     
          7、草原蝰蛇图片:

    草原蝰蛇

    草原蝰蛇

    草原蝰蛇

    草原蝰蛇

    草原蝰蛇
     
          8、草原蝰蛇视频:




    蝰蛇视频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