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头蛇】资料品种简介
导读:【台湾小头蛇】资料品种简介,台湾小头蛇为小型蛇类,成年体型通常在60cm左右,最长可达95公分长,头部小,头后有倒V的花纹,背部有条砖红色的纵带,并有不明显褐色闪电状的花纹,成蛇腹部为褐白色幼蛇为砖红色,常被误认为 饰纹小头蛇 其实不是,小蛇时背部的纵带和闪电花纹皆不明显,上颔后方牙齿特化大,宽而扁适合划开蛋壳。
中文学名 台湾小头蛇
拉丁学名 Oligodon formosanus
别 称 台湾秤杆蛇
二名法 Oligodon formosanus(Gunther,1872)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有鳞目 Squamata
亚 目蛇亚目 Serpentes
科游蛇科 Colubridae
属小头蛇属 Oligodon
种 台湾小头蛇 O. formosanus
分布区域越南,台湾,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1、台湾小头蛇简介
中 文 名 台湾秤杆蛇
俗名别名 台湾小头蛇
英 文 名Red back pine root snake
拉丁学名 Oligodon formosanus
体色
体色方面,至小可分出3个色系。一种粽色加上背部的红线,(因此台湾称之为赤背松柏根);另一种棕色加一些黑色的暗纹,这种是最常见的色系;还有就是比较少见的橙红色系,这种色系下的个体很易和紫棕小头蛇混淆,但最容易分辨的是台湾小头蛇头上总有些花纹的,可以此识别。
地理分布
栖息于台湾全岛屿兰屿500公尺低海拔地区,中国西南、中南部地区和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卵生,于夏季产卵,每次产3~6枚,刚出生的小蛇长约13CM。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习 性
栖居在开垦地、树林之周边地带及灌木丛生的环境。以鸟或爬虫动物的卵为主要食物来源,特别的是它具有特化的上颔齿,可以快速的割破革质的卵,再将头伸入蛋壳内吸食。本种会摄食蜥蜴、海龟与其他蛇类的卵,但无法割开如鸟蛋之类的硬质蛋壳。日、夜间均会活动。性温驯但略具攻击性,赤背松柏根受到威胁时会将全身盘起来并将头抬高,像响尾蛇一样的摇动尾部并伺机攻击,本种可当宠物,在宠物店,其名为蛋蛋蛇。
3、体形特征
无毒之中、小型蛇类,体长约95CM,头部小而呈椭圆,吻端较短,吻鳞大片向上延伸,由头顶可以看到部分吻鳞。体中央有一条砖红色之纵纹自颈延伸至尾部,纵带两侧常有一系列距离相当的黑褐色波浪斑纹,腹面为褐白色。头部后方有一明显的黑褐色的倒V形斑纹,其前方有时有另一个较不明显的倒V形斑纹。背鳞列数为19列。上颔后方的牙齿特化成大而窄扁的形状。
4、食性
食性方面台湾和大陆大部份文献资料中台湾小头蛇主要以割破其他爬虫类的卵,再以蛋液为食,但根据Hong kong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edition中指出解剖的标本胃内有蛙类以及人工环境下可以以蛙,蜥蜴或小鼠为食,笔者本人也亲身证实可行的,但蛋类也是他们喜爱的,人工饲养下如用鸟蛋,他们返而割不破,需人工先行打破,另一点有趣的是,有时遇上爬虫类的卵,它们不会先割后吃,而是全颗吞下的。
5、台湾小头蛇图片





6、台湾小头蛇视频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亚玛逊树蟒】亚玛逊树蟒资料图片、品...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毒蛇和无毒蛇可以杂交吗?
- 发布时间:2022-11-15
-
养孔雀需要办哪些证件?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