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蝮】资料品种简介

  • 时间:2015-11-14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蛇岛蝮】资料品种简介,蛇岛蝮(学名:Gloydius shedaoensis)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亚洲蝮属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辽东蛇岛,沈阳市及大连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中文学名 蛇岛蝮 
          拉丁学名 Gloydius shedaoensis 
          别    称 蝮蛇、贴树皮、黑眉蝮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蝰蛇科 
          亚    科 蝮亚科 
          属 亚洲蝮属 
          种 蛇岛蝮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中国辽东蛇岛,沈阳市及大连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物种命名年代 1979。
     
          1、形态特征
     
          蛇岛蝮体色多以银色、灰色为基调,配合浅黑色的幼条体纹,头部双眼位置有黑色纹带,此类蛇被称为“黑眉蝮蛇”。
          全长可达800毫米。体型粗壮,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眼后斜向口角有一细窄的黑褐色眉纹,其下缘镶有一极细的灰白色线纹;躯尾背面灰褐色,有一列暗褐色的“X“形斑。躯干中段背鳞23行,腹鳞150~164,尾下鳞32~47对,眶后鳞常为2枚,眶下鳞基本上位于眼下方。
          对应于前半段腹鳞的背鳞25~23行,各鳞均具棱,但最下一行仅有部分鳞片微棱;黑色颞纹较窄,仅占大型颞鳞的上半部分,其上缘无白线镶边而下缘具明显的3段稍弯曲白边;两侧上唇鳞均8枚,有时有一侧为7或9枚;体背中段具X形深色斑纹;生活时舌呈黑色。
     
          2、生活习性
     
          栖息:多潜伏于灌丛下、枯草边、石板下或岩缝中,白天常爬上栾树、小叶朴、黄榆、叶底株、胡枝子等树干等候捕食。
          活动:候鸟迁徙季节是此蛇活动季节。11月到翌年4月为冬眠期。4月中出蛰,5月前后大量捕食,形成活动高峰;7月前后,可能由于岛上食物缺乏,潜伏于石板下或乱石缝中,处于蛰伏状态;9~10月前后又大量捕食,形成第2个活动高峰。在活动季节,每天5~10时与15~19时有两个活动高峰。季节活动与昼夜活动的高峰,都与主要食物对象鸟类的大量出现相应。8-9月产仔蛇2~7条。
          食性:蛇岛蝮属树栖性蛇类,主要进食鸟类及鼠类等啮齿目动物,相当依赖水源。吃小鸟,偶亦发现吃鼠类。幼蛇即可捕捉叶莺,柳莺等小型鸟类,解剖发现也捕食蜈蚣,鼠妇等节肢动物。
          繁殖方式:卵生。8~10月上旬见到交配,8~9月产仔蛇2~7条,初生仔蛇全长255~292毫米。全长达到600毫米时,性成熟。
          蛇岛蝮是中国著名的毒蛇之一,其分布地“蛇岛”因盛产蛇岛蝮而得名。
          繁殖方面,蛇岛蝮属于卵胎生的蛇类,母蛇每次约能生产4至5条幼蛇,蛇岛蝮在幼蛇阶段已备毒性,数月后更能自行捕食。蛇岛蝮多活跃于每年的5月及9月左右,该时段为鸟类迁徙的高峰时期,蛇岛蝮因时四处觅食;约于冬季时份,蛇岛蝮亦会进入冬眠期,此时岛上的另一种鼠类褐家鼠会伤害蛇岛蝮,并以之为食。由于褐家鼠是蛇岛蝮平日的主要食粮之一,因此蛇岛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打趣说法。
     
          3、存在数量
     
          蛇岛蝮于1979年被赵尔宓正式命名,在此之前蛇岛蝮曾一度被误认为同科蝮亚科亚洲蝮属的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蛇岛蝮的蛇毒被认为有未知的药用价值,详情仍处于研究阶段。
          1982年采用标志重捕法(林可指数法)进行调查,估算有蛇约一万(9 000~11 500)条(黄沐朋),1958年曾报道过约有五万条(伍律)。显然,蛇的现存量已经锐减,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灭绝。
     
          4、地理分布
     
          中国大陆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蛇岛,大连市北面的瓦房店和沈阳市附近的千山有小量分布。
     
          5、致危因素
     
          蛇岛蝮蛇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生境被破坏,大量林木毁于火灾,食源的减少和连年的大量捕捉。自建立保护区管理处以来,严格制止了捕捉,为探索有效保护和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适宜途径,在种群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饮水和食源鸟类供应等试验,据抽样调查,种群数量逐年有所增长,但总体数量远未达到原有水平。
     
          6、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渐危,蛇岛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7、保护措施
     
          蛇岛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 自然保护区,于1981年建立保护区管理处。大连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颁布了加强管理的通告。备有巡逻机轮一艘,岛上建有观察站所,除冬眠期外,常年有人在岛上值班驻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观察研究。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重点在加强管理,严禁捕捉,严格限制取毒,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保证种群数量的正常增长。改善岛上的生存条件,使水和食物得到充足的供应是有效保护的基本途径。
     
          8、蛇岛蝮图片

    蛇岛蝮

    蛇岛蝮

    蛇岛蝮

    蛇岛蝮

    蛇岛蝮

     
          9、蛇岛蝮视频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