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眼镜蛇】中亚眼镜蛇资料图片、品种简介

  • 时间:2023-04-04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中亚眼镜蛇是一种眼镜蛇品种,主要分布于阿富汗、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温带内陆沙漠地区。是毒性比较大的一种眼镜蛇。很多小伙伴都不太了解这种眼镜蛇,感兴趣的小伙伴了解一下。

    一、中亚眼镜蛇简介

       中亚眼镜蛇(Naja oxiana Central Asian Cobra),一种剧毒的爬行类动物。与其它同属一样,俗称饭匙倩、饭铲头、蝙蝠蛇、膨颈蛇、扇头风或五毒蛇等。在动物分类中列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中亚眼镜蛇种。

    二、中亚眼镜蛇分布

       广泛分布于阿富汗、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温带内陆沙漠地区。

    三、中亚眼镜蛇生活习性

       中亚眼镜蛇主要生活在森林、平原、丘陵、山地各种环境中。喜独居,属全天候活动型。具冬眠行为。性凶猛,遇敌时即抬起前体离地约一尺,并膨大颈部,伴发“呼呼”的如风般声响。以林中或浅水区域的鱼、蛙、鼠类、鸟类和鸟卵为食,甚至可吞食其它蛇类。靠毒牙分泌神经性毒液杀死猎物,但不会喷射毒液。天敌为灰獴和其它猛禽。

    四、中亚眼镜蛇形态特征

       “Cobra”一词是“蛇”的葡萄牙语称谓,起源于拉丁语。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在抵达非洲和南亚后,先后发现了这种体形大,颈部皮褶内的肋骨可扩张形成兜帽状的剧毒蛇,并将其命名为“capelo”或“膨颈蛇”。后来,该名称更被引入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和其它欧洲语言中,并根据该物种在各个地区所呈现的体表特征,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种属。中亚眼镜蛇具大多数眼镜蛇特征。体形大,一般长150—160厘米;头粗大,呈椭圆形;眼睛瞳孔较圆;鼻吻和口裂大,上、下颚交合处具发达伸缩肌;毒牙较短,位于口腔的前部,上附可分泌毒液的管状孔;颈部有一棕黄环形纹;通体密布深色鳞片,平滑;体色单一,由浅灰色到深棕色。未成年的蛇体色彩明快,呈橄榄黄色,并有浅褐色条纹环绕全身直至腹部。

    五、中亚眼镜蛇繁殖

       每年的6—8月为中亚眼镜蛇的繁殖期。卵生性。雌性每窝产卵10—18枚,靠自然孵化,由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由于该物种对人类和生物构成威胁,且其肉、血、毒、胆等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蛇皮具工艺用途,因而长期遭到大量捕杀。现野生数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在大多数分布区很难见到其踪迹,已濒临灭绝。属于受保护动物。

    六、中亚眼镜蛇毒性

       与其他大部分眼镜蛇科成员一样,中亚眼镜蛇的毒液主要拥有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前者攻击呼吸系统、心脏、肌肉的神经,使人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头重下垂,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和心力衰竭而死亡。从咬伤到死亡相隔30分钟到30小时不等。后者可使被咬部位大面积坏死。

       中亚眼镜蛇的LD50数据为皮下0.4~0.45mg/kg,静脉0.34~1.11mg/kg。

    七、中亚眼镜蛇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八、中亚眼镜蛇图片

    1


    2


    3


    作者:蛇博士(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