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颈槽蛇】海南颈槽蛇资料图片、品种简介
导读:【海南颈槽蛇】海南颈槽蛇资料图片、品种简介,海南颈槽蛇(Rhabdophis adleri Zhao,1997)是游蛇科颈槽蛇属的一种动物。和其他地区分布的颈槽蛇区别不大,微毒性蛇类,被咬死也有死亡的报道,所以要注意。
一、海南颈槽蛇简介
海南颈槽蛇(Rhabdophis adleri Zhao,1997)是游蛇科颈槽蛇属的一种动物。仅见于海南岛的一种中型游蛇。背面橄榄绿或橄榄棕色,有两行淡黄色短横斑,颈背具浅槽。背鳞全部具强棱;上唇鳞8,常为第3-5枚入眶;腹鳞不具链纹。全长雄性(505+205) mm(五指山),雌性(687+240) mm(五指山)。海南颈槽蛇,爬行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500-700米的平原、丘陵或低山、常发现于田埂或路边草地以及亦发现于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500至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吊罗山。
二、海南颈槽蛇分类
中文名 海南颈槽蛇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游蛇科
属 颈槽蛇属
种 海南颈槽蛇
分布区域 海南
拉丁学名Rhabdophis adleri Zhao,1997
三、海南颈槽蛇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仅见于海南岛的一种中型游蛇。背面橄榄绿或橄榄棕色,有两行淡黄色短横斑,颈背具浅槽。背鳞全部具强棱;上唇鳞8,常为第3-5枚入眶;腹鳞不具链纹。
描述依据标本 海南岛五指山1雄4雌,吊罗山4雄4雌1幼,尖峰岭1雄5雌,地址不详1雌,共6雄14雌1幼。
形态描述:全长雄性(505+205) mm(五指山),雌性(687+240) mm(五指山)。
头背橄榄绿或橄榄棕色,上唇鳞淡黄,部分鳞沟灰褐;头腹面黄白色,顶后及枕侧有浅色“∧”形斑。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绿或橄榄棕色,两侧D5-D6鳞行每隔约1.5-2.5枚鳞有一极窄的黄色短横斑,躯干部共有45-69对,尾背可辨出6-32对。躯干及尾腹面淡黄色。
眶前鳞1或2,眶后鳞3,个别的一侧为4;颞鳞2+2(3),个别前颞鳞为1;上唇鳞8, 2-3-3式,仅尖峰岭有2雌为3-2-3式;下唇鳞10,前5枚切前颔片。颈背正中二行鳞片并列,形成一纵的颈槽,解剖颈部皮下未发现颈腺。背鳞19-19-17行,全部具强棱;腹鳞雄性(n=6) 150-155,平均152.2;雌性(n=14)153-164,平均156;肛鳞二分;尾下鳞雄性(n=5)82-88,平均84.4对,雌性(n=9)76-87,平均81.3对。
上颔齿27-35枚,最后2枚骤然增大。
收缩态半阴茎达第13尾下鳞,分叉点在第9尾下鳞,双叶型;精沟在半阴茎分叉处分叉,向心式止于近顶端;通体具刺,但顶端较密,向基部变大;基部皮肤呈杯状凹,有一大刺(张服基等,1984) 。
四、海南颈槽蛇生长环境
广泛分布于海南岛上海拔500-700 m的平原、丘陵或低山,常发现于田埂或路边草地,亦有发现于林中的。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采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多数于晴天上午10点左右采到。吃蛙及鱼。
五、海南颈槽蛇繁殖
海南颈槽蛇繁殖方式: 卵生。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六、海南颈槽蛇图片

海南颈槽蛇图片

海南颈槽蛇图片

海南颈槽蛇图片

海南颈槽蛇图片

【提示:以上海南颈槽蛇图片真实性还有待确定,各位蛇友慎重采用】
七、海南颈槽蛇视频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鸟藤蛇】鸟藤蛇资料图片、品种简介
- 发布时间:2022-10-05
-
【南方美洲水蛇】南方美洲水蛇资料图片...
- 发布时间:2022-06-17
-
孔雀可以个人家养吗?私人能养殖孔雀吗...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