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蛇科】盲蛇科蛇类简介
导读:【盲蛇科】盲蛇科蛇类简介,盲蛇科,约6属约229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及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部份分部于中美洲。小型蛇类,形似蚯蚓,头小尾短,圆柱形,从头至尾粗细一致。最小种类全长仅95毫米,如小盲蛇Typhlops reuter;最大种类为非洲的巨盲蛇Typhlops hambo,全长可达775毫米。一般全长150~毫米。仅上颔具齿。口小,位于头端腹面;眼小,不明显,隐于半透明的眼鳞下;背鳞、腹鳞分化不明显,通身被鳞为大小一致的圆鳞。头骨连结牢固,适于掘土穴居。体内有骨片状残余的腰带(后肢附着骨)。多数种类穴居土中,或隐栖于砖石下或缸钵底下,夜晚或雨后至地面活动。食昆虫、虫卵和幼虫,如白蚁、白蚁和幼虫;也吃蚯蚓和多足类。卵生,少数卵胎生。我国有2属4种,包括钩盲蛇属Ramphotyphlops两种和盲蛇属Typhlops两种,常见如钩盲蛇R.braminus。

中文学名 盲蛇科 拉丁学名 Typhlopidae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爬行纲 目蛇目 亚 目盲蛇亚目 科 盲蛇科
一、盲蛇科外形特征
一般全长150~毫米。仅上颔具齿。口小,位于头端腹面;眼小,不明显,隐于半透明的眼鳞下;背鳞、腹鳞分化不明显,通身被鳞为大小一致的圆鳞。头骨连结牢固,适于掘土穴居。体内有骨片状残余的腰带(后肢附着骨)。

二、盲蛇科生活习性
多数种类穴居土中,或隐栖于砖石下或缸钵底下,夜晚或雨后至地面活动。食昆虫、虫卵和幼虫,如白蚁、白蚁和幼虫;也吃蚯蚓和多足类。
三、盲蛇科生长繁殖
盲蛇科蛇类都是卵生,少数卵胎生,和我国大部分蛇类繁殖方式相同。

四、盲蛇科分布范围
盲蛇科分布于非洲、亚洲及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部份分部于中美洲。
五、盲蛇科物种分类
钩盲蛇属Ramphotyphlops
钩盲蛇R.braminus
长尾盲蛇
盲蛇属Typhlops
巨盲蛇Rhinotypholops schlegeli
多数种类穴居土中,或隐栖于砖石下或缸钵底下,夜晚或雨后至地面活动。食昆虫、虫卵和幼虫,如白蚁、白蚁和幼虫;也吃蚯蚓和多足类。卵生,少数卵胎生。我国有2属4种,包括钩盲蛇属Ramphotyphlops两种和盲蛇属Typhlops两种,常见如钩盲蛇R.braminus。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
盲蛇科普、盲蛇是怎样的一种蛇类?
- 发布时间:2022-10-31
-
盲蛇科、盲蛇科有哪些蛇?
- 发布时间:2022-10-06
-
孔雀可以个人家养吗?私人能养殖孔雀吗...
- 发布时间:2022-12-18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
-
山西太岳山群蛇集体“自杀”的诡异事件...
- 发布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