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蝮蛇

  • 时间:2015-02-03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1、棕榈蝮蛇简介
     
           棕榈蝮属(学名:Bothriechis)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蛇属,主要包括分布于墨西哥、中美洲以至哥伦比亚、秘鲁等地区的一种蝮蛇。所有棕榈蝮都长得较为幼细,而且活动于树木之上。其学名“Bothriechis”源自希腊语,当中“bothros”代表洞而“echis”则代表蝮蛇,表现了具备颊窝的蝮蛇特性。目前共有7个品种已被确认。


    棕榈蝮蛇

     
           2、棕榈蝮蛇特征
     
           棕榈蝮大多幼细,平均长度只有60至80厘米,不过黄斑棕榈蝮、双色棕榈蝮及侧带棕榈蝮则可能长越一米。其吻部呈突出状,拥有相当灵活并占其整体长度15%的长尾巴。棕榈蝮的颜色主要由偏暗的绿色为基调,斑纹根据品种不同而定,有些品种身上有着黑色的条纹。棕榈蝮有着奇怪的习性,所有身处海拔1500米的品种均属于日间活动为主的蛇类,居于1000米以下的棕榈蝮则多为夜行性蛇类,而介乎1000至1500米的棕榈蛇则可能活跃于任何一个时段。


    棕榈蝮蛇

     
           3、棕榈蝮蛇地理分布
     
           棕榈蝮主要分布于墨西哥、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危地马拉及秘鲁北部)。


    棕榈蝮蛇

     
           4、棕榈蝮蛇毒性
     
            棕榈蝮的蛇毒为溶血毒素,会令受害者伤口疼痛、肿胀、起泡、瘀伤及引起坏疽。如果不即时处理伤口,蛇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令受害者需要接受截肢手术,甚至死亡。每年均有不少农夫及园丁曾被睫角棕榈蛇所咬,间中造成死亡事件。


    棕榈蝮蛇

     
            5、棕榈蝮蛇品种
     
            品种  学名及命名者  地理分布;
            黄斑棕榈蝮  Bothriechis aurifer,Salvin,1860  墨西哥;
            双色棕榈蝮  Bothriechis bicolor,Boucourt,1868 墨西哥、危地马拉中南部、洪都拉斯;
           侧带棕榈蝮  Bothriechis lateralis,Peters,1862  哥斯达黎加山脉及巴拿马西部;
            洪都拉斯棕榈蝮  Bothriechis marchi,Barbour & Loveridge,1929  洪都拉斯西北部、危地马拉;
            黑网棕榈蝮   Bothriechis nigroviridis,Peters,1859  哥斯达黎加山脉及巴拿马;
            墨西哥棕榈蝮   Bothriechis rowleyi,Bogert,1968  墨西哥恰帕斯州北部及瓦哈卡州东南部;
            睫角棕榈蝮   Bothriechis schlegelii,Berthold,1846  墨西哥、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


    棕榈蝮蛇

    棕榈蝮蛇

    棕榈蝮蛇

    棕榈蝮蛇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