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时间:2020-03-22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大白花蛇一般是指蕲蛇干,也就是五步蛇加工的干制品。但也有的地方把银环蛇成蛇加工的蛇干叫大白花蛇干,把银环蛇幼蛇加工的蛇干叫小白花蛇干。不过严格的说就是中药材蕲蛇干了。对于蕲蛇干的功效与作用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下面毒蛇网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一、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

       大白花蛇其实就是中药材蕲蛇,中医认为,蕲蛇性甘、咸、温。头部有毒。入肝经,有散风通络,镇痉,攻毒的功效。临床用与治疗半身不遂,四肢拘挛,关节酸痛,疥瘌恶疮等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大白花蛇全体有祛风、活络、定惊的功能,经常用来治疗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癣、惊风抽搐、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等疾病。大白花蛇的头部有泻火解毒的功能,经常被中医单独入药用来治疗白癫风、癞疮、眼睛有疏风定惊的功能。
    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二、大白花蛇药品简述

    【别名】白花蛇、棋盘蛇、尖吻蝮。
    【来源】 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的干燥体。夏、秋季捕收,捕得后除去内脏,洗净,盘成圆形,用竹片撑开,烘干,称为 “蕲蛇鲞”,或直接烘干,称为 “蕲蛇棍”。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销全国。
    【化学成分】 主含蛋白质、脂肪、皂甙。头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微量渗血性成分及促进血液凝固成分。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上颌有长毒牙1对,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 “V” 形斑纹17~25个,多为24个,其 “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虽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显露突起,两侧具有多数肋骨。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斑块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三、大白花蛇用药禁忌

       1、阴虚以及血热者不宜。
       2、有蕲蛇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
    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四、大白花蛇化学成分

       蕲蛇含有3种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氨基酸类含量高的由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硫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并含透明质酸酶、精氨酸脂酶及阻凝剂等。透明质酸酶,去纤维酶,凝结因子cf一1,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抗凝血因子,出血蛋白HP,磷酸酯酶A,磷酸二酯酶,ADP酶,ATP酶,胆碱酯酶,5'-磷酸二酯酶,5'一核苷酸酶,L-氨基酶氧化酶,精氨酸脂酶,蛋白水解酶等。
       其它:多种氨基酸,骨胶原,脂肪等。
    大白花蛇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五、大白花蛇药理作用

       蕲蛇蛇毒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8.9毫克以下,临床死亡率为24%;把蕲蛇蛇毒作皮下注射时,在低至0.01%的浓度下即可以引起小白鼠和家兔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血甚至发黑坏死。给家兔静脉注射粗毒2毫克/公斤体重(〈1/2LD50〉剂量时,可使血液完全不凝固。在试管内,0.1%粗毒溶液0.1毫升能使家兔血浆(0.1毫升)发生凝固。这说明蕲蛇毒有"抗凝血"与"促凝血"双重作用。

    六、大白花蛇临床应用

       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该品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蕲蛇,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如白花蛇酒(《濒湖集简方》)。
       2、小儿惊风,破伤风。该品入肝,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圣济总录》)。
       3、麻风,疥癣。该品能外走肌表而袪风止痒,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肤亦为常用之品。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风散(《秘传大麻风方》);治疥癣,可与荆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驱风膏,(《医垒元戎》)。
       4、该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恶疮。
       5、用蛇蝎散(蕲蛇、全蝎、蜈蚣等份,研末)每天3g,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治愈42例,好转6例。
     
    作者:蛇迷(文章完)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