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尾纲介绍、蛇尾纲代表动物是什么?

  • 时间:2021-05-09
  • 浏览:0
  • 来源:毒蛇网
  •    导读:蛇是让后很害怕的动物,即使是长的像蛇,也会把人吓得半死!如“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说法。有一些动物它们的尾巴比较像蛇,被分类为蛇尾纲,它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个刚,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毒蛇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蛇尾纲,告诉大家蛇尾纲代表动物是什么?来了解一下吧。

    一、蛇尾纲简介:

    蛇尾纲
    蛇尾纲,Ophiuroidea,是海星亚门下一纲。体扁平,星状。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腕内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骨间有可动关节,肌肉发达。腕只能作水平屈曲运动,很灵活。腕上常被有明显的鳞片,无步带沟。管足退化。消化管退化,无肠,无肛门。发育中经蛇尾幼体。如真蛇尾(Ophiura)和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

    二、蛇尾纲分类:

    蛇尾纲图片2
       中文名蛇尾纲
       别    名阳遂足纲、海蛇尾纲
       拉丁学名Ophiuroidea
       界动物界
       门棘皮动物门
       亚    门海星亚门
       纲蛇尾纲
       分布区域浅海及深海均有分布,深海软质海底很丰富

    三、蛇尾纲形态特征:

    蛇尾纲图片3
       蛇尾纲(Ophiuroidea)也称“阳遂足纲”。是棘皮动物门的1纲。体盘和腕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体盘小。腕或细长不分枝,只能作水平屈曲运动(如蛇尾目),或有分枝,兼能作垂直运动(如蔓蛇尾目)。无步带沟,缺肛门。管足较退化,营触觉和呼吸作用,故也叫“触手”。种类很多。产于世界各海洋,吃小动物。因腕的外观和运动似蛇尾而得名。包括海洋里的脆蛇尾或蛇尾和筐蛇尾。蛇尾纲有不少化石种类。在现生棘皮动物中,蛇尾纲动物种数最多,包括220个属和2000个种。中国已知约189个种。蛇尾纲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种类最多的是印度—西太平洋区。垂直分布从潮间带到水深6000米的深海。该纲分4个目:始蛇尾目(Stenurida)、开沟蛇尾目(Oegophiurida)、蜍蛇尾目(Phrynophiurida)和真蛇尾目(Ophiurida)。蛇尾类有些种是底栖鱼类的重要饵料。
       体盘和腕分界明显,体盘直径一般为1厘米,很少超过2厘米,但蔓蛇尾类盘直径可达10厘米。腕细长,常为盘直径的5~10倍,最长可达30倍。蛇尾类腕数多是5个,6个的少见,4个的属于不正常。内脏不伸入腕内。腕内部骨骼呈椎骨状,椎骨彼此靠关节相连。蔓蛇尾类椎骨间关节为捩椎关节,即前一椎骨的横马鞍形突起和后一椎骨的垂直马鞍形突起相关节,故腕能作垂直上下运动,缠绕他物和作水平的屈曲。真蛇尾椎骨间关节为节椎关节,即前一椎骨的几个凹陷和1个中央突起关节后一椎骨的几个突起和1个中央凹陷,故腕只能作水平的屈曲。不能作垂直上下的运动。真蛇尾的盘和腕上盖有小板或鳞片,盘上的初级板包括1个中背板,5个辐板和5个基板常较大而明显。盘上各腕基部有1对发达的辐楯,其形状常是分类依据。有些种靠近辐楯外缘有一对腕栉,每栉由多数栉棘构成。
       步带沟封闭,管足退化为触手,没有肛门。口在腹面中央,周围各间辐部有1大形口楯。5个口楯中有1个形状较大,具有1个或多个细孔的是筛板。筛板位置由反口面移至口面。各口楯内侧有1对八字形排列的侧口板,再向内为左右两块小板合成的颚,其两侧常有1到数个口棘。颚顶具1列垂直排列的齿(图2)。口部的构造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刺蛇尾科下面几个齿分化为成簇的齿棘,没有口棘。栉蛇尾科既有齿棘,又有口棘。阳遂足科齿下口棘成对排列。辐蛇尾科齿下口棘1个,呈心形。棘蛇尾科口棘细尖。皮蛇尾科口棘多而且连续。蛇尾类的每一腕节多数盖有4块腕板,即1个背腕板、2个侧腕板和1个腹腕板。侧腕板生有数目不等的腕棘。腹腕板和侧腕板之间有两列触手孔,各孔旁常有触手鳞。
       蛇尾类幼虫为长腕幼虫,具4对长腕,并有纤毛带,变态时幼虫不附着,变态后的个体经3~4年后性成熟,寿命约5年左右。

    四、蛇尾纲繁殖方式:

    蛇尾纲图片4
       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外形没有区别,只有极个别种雄性很小,附着在雌性的中央盘上。生殖腺葡萄状,在体腔内附着在呼吸盲囊周围,其附着位置及数目因种而异。也有极少数为雌雄同体,雌、雄生殖腺相分离或是雄性先熟。生殖细胞形成后先进入呼吸囊中,在那里进一步地成熟,在囊内或海水中受精。受精卵的孵育是很普遍的,在呼吸囊中孵育,甚至在其中卵胎生。孵育的种多为直接发育,非孵育的种早期胚胎发育相似于海星类。蛇尾类的无性生殖及再生现象也很普遍,自切现象也常发生。

    五、蛇尾纲分布范围:

    蛇尾纲图片5
       蛇尾有集群而居的习性,生活于世界各大海洋,例如在爱尔兰西海岸,脆刺蛇尾的最高种群密度每平方米超过1万个体,丝腕阳遂足超过2200个体,中国黄海紫蛇尾为380个体。因此,在底栖动物群落中常以蛇尾名称命名群落,如在北大西洋有丝腕阳遂足群落,在新西兰有玫板阳遂足群落,在中国黄海有萨氏真蛇尾群落。蛇尾纲的生物在潮间带到6000多米的深海都有,不过以砂质、石质的海床和珊瑚礁环境最为常见,而寒带海洋和泥质海床环境数量则比较少。在珊瑚礁环境栖息的蛇尾种类很多,特别是栉蛇尾科和刺蛇尾科。少数种蛇尾攀缘在柳珊瑚上,有的与海绵共生,躲在海绵内。
       像海星一样,虽然蛇尾在古生代已分布全球,但化石并不常见,过往由于蛇尾扁平状的体形与海星十分相似,一些古生代的物种曾被错误归纳于海星。

    六、蛇尾纲生长习性:

    蛇尾纲图片6
       食性大体有两类:肉食性、微食性。属于前者的有粘蛇尾科、皮蛇尾科和鳞蛇尾科;属于后者的有栉蛇尾科、阳遂足科、辐蛇尾科和刺蛇尾科。肉食性蛇尾有的为捕食性,有的为腐食性,大多具有较短的腕棘和触手,靠腕卷起摄取食物。微食性蛇尾摄取混在底质或悬浮于水体中的微小生物,大多具较长的腕棘和触手。腕棘和触手是主要摄食器官。蔓蛇尾类专门捕食浮游动物。

    七、蛇尾纲种类区别:

    蛇尾纲图片7
       蛇尾的结构与海星相似,但体盘相对较大,盘与腕之间有明显交界,而后者腕与盘的交界多不明显。蛇尾的腕特别细长,甚至比盘的直径长数倍至十数倍,腕的石灰质骨骼成椎骨状,可弯曲,靠椎骨和附生的小骨片关节作垂直的上下运动,或作水平屈曲和缠绕他物。腕的腹面有管足二列,但缺乏步带沟,也不具吸盘,这是蛇尾与海星的主要区别。

    八、蛇尾纲代表动物是什么?

    蛇尾纲图片8
       蛇尾纲的动物也有好多种,比较常见的如真蛇尾(Ophiura)和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
       1、金氏真蛇尾
       金氏真尾蛇属于中国特有物种。盘的直径一般是6-7毫米,最大者可达12毫米。腕长20-40毫米。盘圆而扁,背面复有圆形、光滑和大小不等的鳞片。有五个触手,触手鳞薄而圆,在口触手孔(第二触手孔)为8-10个;第三触手孔为6-8个,第四为2-4个,第5触手孔以后减为一个。生活时背面为黄褐色,常有黑褐色斑纹,腹面白色。
       2、滩栖阳遂足
       滩栖阳遂足盘的直径为7-11毫米,腕长为105-180毫米或更长些。盘的间辐部略弯入;背面复有裸出出皮肤,皮肤内生有圆形的穿孔板骨片;这种骨片在干标本上能够看到为白色的细斑点。辐楯长大,呈梨形,外端相接,内端及间辐侧围有数行椭圆形小鳞片。口楯小,成五角形,内半此外半宽。侧口板为三角形,内缘凹进,彼此不相接。颚细长。口棘2个,外边一个远在侧口板的前方,内边一个在颚顶,与相邻的一个形成一对齿下口棘。齿5-6个,略成长方形。腹面间辐部的皮肤也裸出。生殖裂口狭长。
     
    作者:蛇迷(故事完)
       提示:本栏目故事仅供娱乐!勿对号入座!不造谣、不传迷信、人人有责!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